文化活动

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 | 分享规培感悟,巴林特小组活动让我变优秀

内容来源: 日期: 2024-04-08 浏览次数:

护理服务是一项需要专业技术的工作,新时代的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技术,还需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更要有与时俱进的步伐。哈密市中心医院护理部通过全面的培训和教育引导,从而提高护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使“南丁格尔”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护理需求和问题,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哈密市中心医院2023级规培护士进入临床工作的第一阶段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作为新生力量,医院不仅关注其专业技能的提升,也同样关注大家的心理健康。

为帮助规培护士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环境,促进其心理健康与职业认同,延续中心医院“护理有温度、有关爱”的工作氛围,近日,哈密市中心医院巴林特小组开展了以“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为主题的规培护士巴林特小组活动。此次活动由小组秘书郭丹组织,在组长白晓丽老师的引导下,8名护理规培护士作为组员沉浸其中。活动伊始,组长白晓丽老师介绍了我院巴林特小组的活动方式,关切的询问心了组员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白晓丽老师与大家围坐在一起,用幽默智慧的话语带领大家逐步进入活动状态,紧张陌生的气氛很快被她化解。

白晓丽老师邀请组员分享了工作中的经历,有现在的、曾经的,也有令人困扰的、情绪激动的……

三位成员讲述的个人案例,引发了组员间强烈的共鸣,案例分别是“治疗带来的误解”、“沟通引起的误会”。经过组内投票,大家对最感兴趣的案例进行提问澄清,并还原案例发生时的场景。组员们发散思维,对案例中各个角色进行回顾,梳理出了重要人物特征、线索以及容易忽略的事实。在这过程中,大家清楚的看见情绪传递在护士、医生、患者与家属之间。

案例提供者在圈外倾听观察,圈内组员们充分表达了自己设身处地的想法、感受、情绪及身体反应,这时的组员们可以是患者、可以是医生、可以是案例中的任何一方,思考着,体验着。

最后,案例提供者返回圈内,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来自不同角度的观点帮助规培生们更全面的看到冲突与误解背后的相关因素,聆听到关系中各个角色的心声。

活动中,白晓丽老师运用临床护士思维培养的引导方式,让大家明白了刚参加工作的自己缺乏临床经验,也懂得了遇到遵医行为差的患者和家属时,如何保护好患者安全,以及保护好自己。

白晓丽老师表示,护士的工作既繁琐,又处处彰显细节的重要性,只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才能更好地处理护患关系。

活动结束后,大家又彼此分享着刚参加工作时,与科室人员、患者相处的点滴经过,话语间流露出才熟悉就要分离的苦闷和即将进入下一个新科室的焦虑…

白晓丽老师始终面带微笑的耐心聆听,她亲切的说到:“我特别能理解你们现在的每一种感受,新的科室也意味着你们将迎来新的挑战,但只有微笑拥抱压力,压力才会变成动力,希望你们不惧风雨,越过那座墙,逐渐长成参天大树,为我院的护理事业增光添彩。”

关爱是化解矛盾、避免冲突的钥匙,尊重是架起护患信任的桥梁,换位思考是护患间开满鲜花的窗户,临走时护理规培生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争相关注巴林特小组——心灵氧吧俱乐部的微信公众号,迫切期待下次活动,希望白晓丽老师和郭丹老师多组织此类活动。

分享与关爱,支持与理解,是巴林特永远不变的初衷。

聆听心声、自我反思、换位思考、理解期待……,引导医护人员“共情”,为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注入不竭的动力。

哈密市中心医院巴林特小组是一束微光,总能照到需要温暖的地方。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